一、学校简介
安徽大学,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需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2.已获硕士、博士学位;
3.普通高等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并在入学报到前能够取得本科学历。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3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视为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
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视为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
6.在报考时尚未毕业、但在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2023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本科同等学力人员考生,复试阶段须加试两门本科阶段相关专业基础课(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可不加试)。
(五)报考我校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 、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也可报考。
三、单独考试
(一)我校法律史、电路与系统两专业招收单独考试考生。
(二)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当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又在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发表过相关专业研究论文或者已成为业务骨干;或者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
(三)报考单独考试考生应当经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毕业后仍回原单位工作。
(四)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四、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一)2023年继续实施“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具体名额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二)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三)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五、报名
报名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必须先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其他考生(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本人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
3.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4.凡不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复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1.按教育部规定,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不含推免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考生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六、学制、学费
1、学制:3年。
2、学费:5.7万元。
七、联合培养
(一)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联合培养研究生。此外,我校每年选派部分研究生到学校与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等共建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进行培养。
(二)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从我校选拔研究生到国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